早起出發:硬核行程的開始
套一句中國人說的話,今天的行程可以說是相當「硬核」。我們一大早大約五點半起床,打包行李、整理裝備後辦理退房,拉著行李箱步行前往新宮車站,這時才約六點十分。整個車站空無一人,我們把行李拉到乘客休息區寄放,看起來那裡冬夏皆有空調,因為有一道手拉門隔開了大廳和休息區。休息區設有整排投幣式置物櫃,非常方便。
由於前往本宮大社的巴士一天只有十班左右,且中間的關鍵時段集中在十點前後,幾乎沒什麼接駁車可搭,我們只能一早就把行李帶到新宮車站寄放。不然如果從本宮大社坐車回飯店拿行李再趕回車站,肯定趕不上下午預定的「黑潮號」,更別說要在傍晚前抵達和歌山了。
香梅堂的絕品銅鑼燒與台灣防腐劑的反差
行李寄好後,我們在熊野御坊南海巴士的乘客等候區,吃起了昨晚在香梅堂買的銅鑼燒。那真的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銅鑼燒——鬆軟綿密、香甜不膩。唯一可惜的是賞味期限只有三到五天,大概是沒見識過台灣優秀的防腐技術吧。台灣的食品防腐劑吃多了大概能把你變成木乃伊!
雨中出發:通往熊野本宮大社的旅途
不幸的是,昨晚就知道今天會下雨,果然出門時已是濛濛細雨。搭車約一小時,車窗起霧,車子穿過一個又一個山洞,沿著蜿蜒山路前進。早上七點十分的班車上除了我們三人,還有幾個中國旅客,日本人恐怕沒有人會這麼早去參拜吧。而且就算要去,也不必搭巴士啊!
熊野本宮大社參拜路線與季節風景
我們在「世界遺產・熊野本宮館」前下車,對面是和歌山世界遺產中心,展示著熊野本宮大社在各季節的照片。春有櫻花環繞、夏有煙火、冬有白雪皚皚的大鳥居,風景變幻莫測,美不勝收。還有穿著平安時代服裝的八咫之助和八咫姬。
我們依官方網站建議的參拜順序,從普通尺寸的大鳥居出發(不是封面照片上那座超巨大鳥居,那是通往大齋原的),穿過參道和神門,逐一參拜六座社殿。最右邊的是供奉八百萬神靈的社殿,另一座黎明殿則供奉「八咫烏大神」——三足烏鴉的形象,其他熊野神社如速玉大社和那智大社也常見祂的身影。
由於本宮大社的社務所要求照片不要上傳到網路上,我就尊重社務所的要求,神門裡的樣子就交給各位去探索吧!
離開本宮大社後接著前往產田社,產田社是熊野本宮大社的攝社,主祭神為「伊邪那美命(イザナミノミコト)」,這裡被視為祈求安產、生育的聖地。據說在古代女性前來參拜祈求子嗣時,會留下鏡子或髮簪作為奉納物,因此產田社的供桌上常見這些物品的象徵。它安靜地坐落在神社一隅,氣氛寧靜。
大齋原與震撼的大鳥居
沿著產田社繼續走,就能看到那座傳說中巨大無比的大齋原鳥居。大鳥居左右是遼闊稻田,讓人不禁想到 2025 年日本的稻米短缺,甚至從台灣進口稻米,白米價格飆漲 98%。
穿過大鳥居,就來到熊野本宮大社的舊社地——「大齋原」。這塊神聖之地不允許攜帶寵物、禁止攝影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,即使是其他國家的旅客也都守規矩,真是太好了!
和歌山夜晚的驚喜與失望
參拜結束後,我們搭熊野御坊南海巴士返回新宮車站,接著轉搭黑潮號列車前往和歌山。黑潮號外型是可愛的熊貓,繞過紀伊半島南端的串本之後一路北上。抵達和歌山時已是傍晚四點四十八分,我們直奔一間燒肉餐廳炭火焼肉 なのはな品嚐熊野牛。
但說實話,這家燒肉讓人有些失望。赤身肉質不夠新鮮所以入口有點血腥味;石鍋拌飯太鹹又太濕,沒有鍋巴所以失敗;海膽的腥味大概是我吃過最重的,比壽司郎的旋轉壽司還糟。整體只能給中上評價,因為他們的牛舌真的很好吃。
和歌山電鐵的蓋章任務與奇妙的夜間參拜
吃飽後前往和歌山站搭乘「和歌山電鐵貴志川線」。由於時間已晚,沒有站務員值班,我們只好透過對講機出示「伊勢、熊野、和歌山地區周遊券」讓站務人員確認後才通過。和歌山電鐵檢票口是在過了 JR 檢票口後做確認,所以直接入站沒問題。
搭上列車後,我們開始了「蓋章任務」:第一個章在和歌山站、第二個在列車上、第三個在途中站「伊太祈曽站」,最後一個是在貴志站。
「伊太祈曽站」除了蓋章之外,還有同名神社——伊太祈曽神社,主祭「五十猛命(いたけるのみこと)」,是少見的樹木之神。雖然已天黑,神社大門緊閉,我們還是在鳥居前向神明致敬。
貓咪老師的屁屁 |
最後一站來到「貴志站」,和夏目友人帳的主角「貴志(Takashi)」同字但不同讀音——這裡唸作「Kishi」,正是日文音讀與訓讀差異的真實案例。
到此,我們的環島自由行也將進入尾聲。準備離開海濱地區深入陸地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