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級名店赤福 |
名古屋落腳,松阪為宿
我們搭乘星宇航空的晚班飛機,在晚上七點之前抵達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。原本打算在機場兌換 JR PASS 伊勢、熊野、和歌山地區周遊券,但中部機場的 JR 套票櫃台 Central Japan Travel Center 只營業到晚上七點,因此得搭名鐵電車前往名古屋站再行兌換。不巧的是,名古屋站此時僅剩一處可以兌換車票的地點 「JR 东海售票处」,排隊人潮也不少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個辦公室上方似乎正好有鐵道經過,每隔幾分鐘就會聽到轟隆轟隆的列車聲,震耳欲聾。長期在這樣的環境工作,應該是種高壓體驗吧。
拿到JR PASS後,我們啟程前往住宿地點──松阪。多數旅人參拜伊勢神宮時會選擇住在「伊勢市」一帶,甚至直接住在伊勢神宮會館,既方便又能享有供膳服務。但相對來說,那裡的住宿價格偏高。我們選擇位於 JR 紀勢本線上的松阪車站,不但房價親民,且交通方式更具彈性。
從松阪出發,不論是搭近鐵還是 JR 前往伊勢市都很方便,萬一有一方因故停駛,還有備選方案,這點對曾經在日本遇過交通停擺的人來說,格外重要。
而松阪還有另一個「意外的驚喜」──燒肉。原本只聽過「松阪豬」,沒想到這裡也是松阪牛的故鄉,燒肉店林立,品質上乘且價格不貴,這也成為我們旅程中的另一項亮點。
參拜伊勢神宮外宮
隔天一早,我們從松阪搭乘近鐵前往伊勢市車站,出站後正對面就是伊勢神宮外宮參道。伊勢神宮官方的參拜建議路線是先外宮、後內宮,這也是我們採用的順序。
伊勢神宮外宮供奉的是「豐受大御神」,為掌管衣食住的神明。整個外宮園區可分為正宮、風宮、土宮與多賀宮等別宮。其中風宮與土宮分別祭祀風之神與土地神,與正宮相互輝映。外宮北邊還有一條較少人走的北參道,風景幽靜,更能體會古人參拜時的心境。當天細雨霏霏,空氣清新潮濕,神域內靜謐安然,讓人不禁有些昏昏欲睡,彷彿時間也隨雨滴放慢了腳步。
參拜完外宮,我們在參道入口處搭上JR PASS可用的三重交通公車,前往內宮。當時才上午十點多,但內宮停車場已經滿位,可見人氣之高。
內宮的神聖與傳統
伊勢神宮內宮供奉的是「天照大神」,也就是日本皇室的祖神。這裡曾經是只有天皇才能參拜的聖地,後來才對一般國民開放,再到今日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。然而神域內的規矩仍相當嚴謹,我們當天就目睹一位越南女遊客在拜殿前舉起手機欲拍照時,被神社人員立刻制止。令人驚訝的是,這位遊客竟毫無歉意,令我們深感文化差異之大。
內宮境內有一條河流名為五十鈴川,古代參拜者會在這裡洗手淨身,類似神社前的手水舍。特別的是,伊勢神宮每二十年就會進行一次「式年遷宮」,也就是將神社建築整體遷至新地點重建,象徵神明永恆不滅與建築技藝的傳承。這項傳統自西元 690 年起至今未曾中斷。遷宮時並非將舊社屋搬遷,而是用新木材於鄰近地點重建一座一模一樣的神殿,並將神體移靈。舊的木材會用做其他宮殿,或予以其他神社。
內宮也有其他別宮如荒祭宮(供奉天照大神的荒御魂),與正宮一起構成神域的重要核心。
美食與購物樂趣:托福橫丁
參拜完內宮後,我們前往內宮前的「托福橫丁」逛老街。這裡的「五十鈴食堂」提供簡單但美味的伊勢烏龍麵和生魚片蓋飯,價格約 2350 日圓,與台灣同類型餐廳相比,仍算實惠。這裡的伴手禮也相當豐富,我們購入了虎屋的小倉外郎糕、藤屋窓月堂(ふじやそうげつどう)本店的和果子、赤福的赤福餅還有へんばや商店的返馬餅。在吃了一大堆紅豆餡的甜點之後,我覺得最美吃且不膩的是小倉外郎糕。
虎屋的吉祥物 |
剛好拍到空景 |
也買了伊勢茶 翠的雁金茶(かりがね,是玉露茶挑除的茶梗,口感微澀,但仍是高級茶葉)、深蒸茶(深むし茶)、煎茶與特上番茶等多樣茶葉。不過,在伊勢茶翠即使消費超過 8100 日圓,仍須加收 15 日圓購物袋費用,這讓我們相當意外,也慶幸自己有記得自備購物袋。店裡的抹茶霜淇淋是人氣商品,但實品與照片相比略有差距,大小差了約兩成。我們觀察到,製作霜淇淋的年輕店員技術較佳,成品明顯更為飽滿,推測是員工訓練不一所致。
猿田彥神社與旅程的尾聲
最後,我們來到位於內宮外圍的「猿田彥神社」,參拜猿田彥大神,為整個伊勢參拜之旅畫下句點。原本打算前往二見浦看海看夕陽,但天氣預報顯示有強風警報,讓我們回想起在仙台遭遇停駛的經驗,於是決定提前返回松阪。
晚餐我們選擇在松阪享用松阪牛燒肉。原本鎖定的餐廳因人多而作罷,改選第二選項宮本屋,三人合吃花費不到25,000日圓,若在台灣享用同樣品質的燒肉,價格恐怕遠遠不止於此,畢竟店租實在太貴了。
![]() |
JR PASS 伊勢、熊野、和歌山地區周遊券利用規劃 |
※規劃的路線圖請見紀伊半島環島自由行 。寺廟和歷史的介紹來自於和 Copilot 的對話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