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一早,我們來到了名古屋城。這是我第二次造訪名古屋城,而這次正逢櫻花盛開的季節,整體花況大約是五分開,粉嫩的櫻花在陽光下隨風搖曳,讓整座城增添不少柔和的氛圍。
我們先參觀了華麗的「本丸御殿」。本丸御殿原本是江戶時代初期(約西元1615年)由德川家康下令建造,作為將軍或其代表來名古屋時的宿所。二戰期間慘遭空襲焚毀,現存建築是2018年重建後對外開放的版本,忠實還原當時的壁畫與格局,極具歷史價值。
抖內給名古屋城的台灣人。 |
參觀完畢後,我們在紀念品店買了三樣小物:一個漂亮的資料夾、一塊用來擦拭3C產品或眼鏡的試鏡布,還有一條印有老虎圖騰的毛巾。我打算把這條毛巾當成桌布,圖案真的相當有氣勢。
前往那古野神社的途中,剛好經過名古屋城二之丸或三之丸遺跡附近的公園。那裡的櫻花正盛,樹下聚集了一群當地人,邊野餐邊賞花,其中還有一位拉三味線的老人,悠揚的樂聲與滿園春色交織,讓人彷彿置身浮世繪畫卷之中。
接著,我們來到名古屋的兩座古老神社:那古野神社與名古屋東照宮。那古野神社的創建可追溯至平安時代(約西元911年),供奉尾張氏祖神。這裡也是名古屋城鎮守的重要神社之一。
名古屋東照宮則是為了供奉德川家康(1543-1616)而建,創建於1619年。原本殿宇富麗堂皇,風格與東京上野東照宮或京都東照宮相仿,不幸在二戰中遭到焚毀,目前現存的社殿是從他地遷來的建築物。建築外觀已有些老舊,圍牆上的木飾也開始剝落,歲月的痕跡清晰可見。
中午過後,我們搭車前往尾張一宮,目標是木曾川堤的櫻花道。不過可惜天公不作美,那天風勢相當強勁,偏偏我們要前往的方向與風向正好相反,一路逆風實在難以招架。最後只能簡單地賞花一圈後便返回公車站,畢竟當地公車最晚一班是晚上七點半,錯過的話就得走上一大段路才能回到車站。
離開前,我們前往附近的「燒肉半藏」享用晚餐。牛舌非常新鮮,只是有些小遺憾,菜單上牛舌的選項都是蔥鹽口味,並沒有提供原味的。事後查評論才發現,若不想要蔥鹽口味,其實可以在點餐時口頭告知。至於里脊肉的部分,顏色看起來偏暗紅,感覺不像是最新鮮的肉品,一份卻要價1800日圓,實在有些不太划算。我也在評論中誠實反映了這一點,決定下次有類似情況就要直接當場提出。
※規劃的路線圖請見名古屋賞櫻六日自由行 。寺廟和歷史的介紹來自於和 Copilot 的對話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