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[多圖注意] 仙台六日自由行第四天

來仙台旅行的第四天,我們今天前往大多數人來仙台旅行時一定會造訪的松島海岸。松島海岸以岸邊大大小小的離岸島嶼,以及島嶼上茂密的松樹而聞名,故得名「松島」。

大約在四百年前,伊達政宗於此地修建了瑞巖寺,而在離岸的一座小島上還建有十分著名的「五大堂」。五大堂內供奉的是五大明王,分別為不動明王、降三世明王、軍荼利明王、大威德明王、金剛夜叉明王。

瑞巖寺的隔壁是一座相當漂亮的庭園,名為「圓通院」。圓通院是為了紀念伊達政宗的孫子、伊達忠宗之子——伊達光宗而建。光宗的「光」字來自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賜名。據說伊達光宗文武雙全、才華出眾,卻不幸在十九歲時病逝,英年早逝,圓通院便是為了追悼他所興建的。

許多參訪瑞巖寺的遊客,對新建的洗手間留下深刻印象。當年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翻湧至瑞巖寺境內,衝毀了不少杉木,當地便將這些百年杉木再利用,建成現在這座洗手間。洗手間外特別設有告示,提醒遊客勿在木板上塗鴉或張貼貼紙,因為這些都是極為珍貴的木材,值得好好珍惜。

許多人來到松島,也會選擇搭乘遊船觀賞沿岸島嶼。票價約為每人一千日圓,全程約五十分鐘,並不算昂貴。不過因為我們當天行程緊湊,還要趕往鄰近的鹽釜市,便未登上遊船,也無緣拜訪那座由台灣人捐建的跨海大橋福浦橋

我們轉往松島海岸車站,順道在當地連鎖經營的牛舌名店「利久」用餐。利久在仙台地區相當有名,據說光是松島海岸這條短短的商店街就開了兩家分店,可見其受歡迎程度之高,真的可以說是日進斗金!

再度跳上JR仙石線後,我們來到本鹽釜車站。本鹽釜車站雖不在鹽釜市中心,但距離鹽釜著名景點「鹽竈神社」較近。不過這邊要提醒各位,鹽釜市區內的餐廳多以海鮮或生魚片丼飯為主,如果不敢吃生食,建議提前在松島海岸用餐,以免錯失良機。我們就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,進入鹽釜市區內一間中華食堂,餐點非常簡單,只有拉麵、叉燒麵、炒飯等家常料理,價格親民,單點都不超過一千日圓,雖不豪華,但飽足又溫暖,頗有像五郎會造訪的那種小食堂氛圍。

從本鹽釜車站出來時,我們還造訪了一間在地超市生鮮市場 田清,專賣當地漁港現撈的魚貨與新鮮海產,像是生魚片、花枝、章魚應有盡有。還有宮城縣出產的草莓,一盒只要580日圓。草莓香味濃郁、酸甜平衡,細看才發現這是當地與宮城縣枥木地區混種的品種,難怪這麼優秀。

午餐後,我們前往鹽釜當地的賞櫻勝地——志波彥神社鹽竈神社。這兩座神社相鄰而立,其中鹽竈神社規模較大,設有表參道、東參道還有七曲坂三條參拜路線。因為東參道離車站比較近,沒想到運氣最好的選道最好走的!盡管都是階梯,東參道相比表參道平緩許多。走到第三座鳥居發現有著兩百年歷史的「七曲坂」參道似乎更加艱困,還好選對了!



志波彥神社與鹽竈神社共用同一間神社事務所,事務所前是一座日式迴遊庭園,種滿松樹、櫻花與杜鵑,整理得十分整齊。如果這裡設在東京,或許會像伏見稻荷一樣,熱鬧非凡。鹽竈神社主祀鹽土老翁命、武甕槌命與經津主命,志波彥神社則供奉志波彥大神。參拜結束後,我們途經鹽竈神社的別社,雖不大,但也虔誠祭拜了一番,才繼續前往車站。

因為中午吃得相對簡單,晚餐我們決定奢侈一點,前往仙台車站附近吃燒肉。原本打算前往人氣店「GULA」,但臨時決定用餐,早就客滿,連線上預約都不行。只好轉往另一間名為「伽樂」的燒肉店。



這家店由會說中文的店員接待,估計是來自中國的工作人員,親切地幫我們推薦了幾款上等肉品——原味牛舌、牛里肌、豬五花,之後我又追加了一份橫膈膜,再把前三款各追加一輪。兩人合計吃了28,000多日圓,換算約每人台幣三千元,是這趟旅程中最奢華的一餐,甚至比在上野車站的焼肉陽山道還要高價。不過肉質新鮮、切片厚實、風味十足,儘管用餐空間略顯壅擠,仍是一場美好而滿足的味覺饗宴。

※規劃的路線圖請見仙台六日自由行  。寺廟和歷史的介紹來自於和 Copilot 的對話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[申辦綠卡] EB-2 NIW 國家利益豁免綠卡申請教學(一)找合作的律師事務所

Image by  David Peterson  from  Pixabay

[MEC] 共汲極放大器小訊號分析整理 DC and AC Analysis of Common Drain Stage

(允許非商業用途再利用的MediaTek晶片照片) 拿常見的三種放大器組態之一CD來練練畫圖。 如果有需要的大學生歡迎下載。

[申辦綠卡] EB-2 NIW 國家利益豁免綠卡申請教學(零)名詞解釋 Petitioner vs Applicant

Image by  David Peterson  from  Pixab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