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出門前,我們就已經看到「強風警報」,因此並沒有打算前往靠海的松島瑞巖寺參拜。畢竟今天仙台市區的風就已經很強了,海邊的風可能已經到了摧枯拉朽的程度。
於是,我們改為前往岩沼站。
有趣的是——或者該說嚇人的是——原本預計 8:25 就有一班列車前往岩沼,但由於風勢太強,導致運行班次減少。我們在仙台車站等到 8:41,才順利出發前往岩沼。
從岩沼站出來之後,步行前往日本三大稻荷之一的「竹駒神社」。路程大約 15 分鐘,雖不算遠,但一路受到強風吹拂,走起來特別吃力。
竹駒神社(たけこまじんじゃ)是日本東北地區最大、最具規模的稻荷神社,與京都伏見稻荷、茨城笠間稻荷並列「日本三大稻荷」。創建於西元842年,主祀宇迦之御魂神(稻荷大神)、保食神與倉稻魂命,是守護農業、漁業、商業的神明。原本的拜殿在過去一場大火中全毀,現在的建築是重建而成。
在現今的拜殿旁可以看到一個通往地下的樓梯,那是當年火災前留下的地基。順著樓梯走下去,能看到竹駒神社的奧宮。這一點十分罕見,從我過去在京都、東京、日光、高野山多處神社參拜的經驗來看,奧宮能夠對外開放參拜是極少見的。
竹駒神社的香客休息室內瀰漫著木頭香氣,有點像以前去泳池三溫暖或汗蒸幕的味道,讓人感到格外放鬆、甚至有些想要躺下來打盹。
參拜完畢,我們前往附近一家炸豬排食堂とんかつ二木用午餐。這家店位於二木公園旁邊——而所謂「二木」,其實就是一棵松樹從基座分出兩根主幹,因此得名。這樣的自然造型,在日本庭園中還挺少見。
原本這間豬排食堂給人的印象有點像是《孤獨的美食家》會登場的那種小店,讓人期待。但實際上卻大失所望——我們大約 11:10 進店,直到 11:50 才開始上餐。點的也不複雜:一份綜合炸海鮮定食、一份特大炸豬排定食,外加一份炸雞翅。等了40分鐘,實在讓人無法理解,尤其是我們前面只有兩組共四位客人。
更離譜的是,另一組比我們晚到的客人,餐點竟然先送上。我詢問服務人員為什麼我們等了那麼久,對方只是簡短表示:「現在就上餐。」然後轉頭從廚房端出我們的定食與炸雞。或許她想表達「餐點已準備好了、馬上就上」,但即使我們的與對方同時做好,照理也應先上我們的。這是服務業最基本的邏輯吧?
下次或許還是應該點個商業午餐或者是吃個拉麵之類的,不然實在是很消耗時間啊!
吃完午餐後,我們搭乘計程車前往金蛇水神社。後來才發現,其實有接駁巴士從岩沼站開往神社停車場。可能是因為今天是黃金週第一天(4月29日),神社的停車場擠滿了自家用車。從停車場走向拜殿的途中人潮洶湧,要投香油錢參拜還得排隊,排了大概十分鐘。
金蛇水神社(かなへびすいじんじゃ)是供奉水神與財運之神的地方神社,以祈求財運、生意興隆與身體健康著稱。由於神社名中帶有「蛇」字,因此在日本信仰中常與財神、白蛇、龍神等信仰相關聯。春天時櫻花盛開,牡丹園亦吸引大量花迷前來。
神社旁的小山上還有一座大國神社,供奉的是大國主大神。我們登山賞花,除了看到這一帶特有的櫻花,還欣賞到許多改良品種的杜鵑花,從山上望下,可以遠眺牡丹園,景色相當優美。
雖然交通不便,但金蛇水神社一帶空間寬敞,能盡情探索、賞花,還有簡餐可以享用。
參拜結束後,我們搭乘臨時接駁巴士從金蛇水神社返回岩沼站。不料到了岩沼站,卻發現由於強風導致 JR 長濱線暫停運行,整個月台站滿了等車的人。
即使上 JR 官方網站也無法得知車班情況。等了半小時,我們決定直接出站改搭計程車,前往最近的地鐵站,再轉搭地鐵到「愛宕橋」站,以免再繼續浪費時間。
抵達愛宕橋站時已經是下午4:10,而仙台總鎮守——愛宕神社預計五點關門,我們又立刻叫了一台計程車直奔神社停車場,到停車場的路面坡度相當大,司機還中途改掛降檔,總算趕在關門前完成參拜。
從愛宕神社俯瞰整個仙台市區,視野遼闊,風勢更顯強勁。若住在這附近,晚上來愛宕神社周邊賞夜景,想必別有一番風味。
愛宕神社供奉火之神「軻遇土神」,是仙台的總鎮守神社,位於愛宕山山頂。除了祈求防火、家內安全外,也是眺望仙台市區夜景的知名景點之一。
最後,我們前往青葉一番街吃牛舌。這次不是「善治郎」或「利久」,而是改試了一間名氣較小的牛舌店——德茂牛舌。味道意外地不錯,比仙台車站的那間利久好太多了,那間根本就是圖片跟內容不符的詐騙。
※規劃的路線圖請見仙台六日自由行 。寺廟和歷史的介紹來自於和 Copilot 的對話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