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洲城,這座曾經見證織田信長崛起的城池,如今已被 1989 年重建的天守閣取代,成為一座主要展示戰國歷史的博物館。雖然內部與當時的生活沒有直接關聯,但城內的展覽仍能讓遊客深入了解這座城池的歷史與背景。
特別是從清洲城旁的清洲公園望去,一條紅色大橋橫跨水面,這座橋不禁讓人聯想到《神隱少女》中通往湯婆婆湯屋的橋,為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神秘與夢幻的氛圍。無論是在橋上拍照,還是在天守閣外的庭園取景,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日本歷史氣息,因此我們強烈推薦喜愛歷史的旅人前來參觀。
參觀完清洲城後,我們利用上午的時間搭車前往名古屋的「四觀音」之一—甚目寺觀音。甚目寺雖然是尾張四觀音之一,但寺廟周邊卻少有商店或餐廳,我們原本以為可以在附近找到當地特色料理,結果卻發現選擇相當有限,最後只能在一家咖啡廳簡單解決午餐。
不過,這座寺廟本身的寧靜氣氛卻讓人印象深刻。與其他觀音寺相似,甚目寺內的佛堂也點燃著熊熊的蠟燭,使得佛殿內部的裝飾變得烏黑,但也增添了一種歷史滄桑感。
午餐過後,我們前往四觀音之一的龍泉寺觀音。這座寺廟又被稱為「貓寺」,因為寺廟境內生活著許多流浪貓,吸引不少愛貓人士前來餵食、拍照,甚至與貓互動。
龍泉寺的交通相對方便,名鐵大曾根站外設有空中巴士,要先出來到車站外,搭上一座電梯來到二樓之後,才能登上空中巴士。巴士能夠將遊客直接送到寺廟前的斜坡口,下車後只需步行約五分鐘即可到達。
與我們一般印象中精緻細膩的佛像不同,龍泉寺的觀音雕像採用了較為粗曠的雕刻風格,這與「円空佛」相似。円空佛是円空大師一種以簡約風格為特色的佛像雕刻流派,強調樸實、靈性與大自然融合,因此與華麗雕工的佛像形成鮮明對比。這種風格也讓我們想起了荒子觀音寺的十一面觀音像,同樣帶有原始粗獷的雕刻美感。
※規劃的路線圖請見名古屋(三河國武士故鄉) 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